Author: 21village

冷冻食品是否毫无营养价值?谣言很多真相就一个冷冻食品是否毫无营养价值?谣言很多真相就一个

在南极和北极地区,人们会将一些天然“冻穴”作为储藏室保存食物,例如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居民就是利用这种方法保存鱼类,特别是鲱鱼。逢年过节时,为了囤年货,我们也会经常购置大量食品进行冰冻保存。那么问题来了,冰冻食品是食物的最佳储存方式吗?冰冻食品是不是毫无价值?所有的食物都能进行冰冻吗?今天就和大家说说冷冻那些事儿。 为什么冷冻食物能够长时间存放?   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有很多,也很复杂,但罪魁祸首主要是微生物。在冷冻状态下(食物温度低于-9.5°C时),微生物会失去活性、停止繁殖进入睡眠状态,防止食物进一步变质。所以冷冻食品并不需要添加防腐剂便可天然防腐,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想更长期的保存食物,冷冻食物的温度需要更低些。 冷冻食物比新鲜食物更有营养?   去超市买点吃的,你会看到相同的食物,有些是放在冷冻柜里的冷冻食物,有些是放在室温下篮子里的新鲜货,出于人类下意识的反应,我们通常会选购新鲜食品,认为更新鲜、营养价值更高,但遗憾的是真理站在了少数人这一边。   就拿最长吃的水果和蔬菜说事儿,从它们被摘一刻起,需要经过整理、打包、运输、存储、上架等一系列过程,到你付款结账的时候,通常要经历数天时间。在这段时间里,蔬菜、水果会和我们空气热情缠绵,导致营养流失。摘除三天内,维生素以及矿物质会大量流失。 2013年,美国佐治亚大学做了一份研究,取相同食物分别以冷冻和常温放置的方式进行存储,观察五天后营养流失情况,新鲜食物比冷冻食物流失了更多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。德国汉堡大学的斯坦哈特博士在2002-2005年分析了不同存储环境、干燥条件对营养、ß胡萝卜素和抗氧化水平的影响。测试发现,无论在什么温度环境下,对ß胡萝卜素没啥大影响。但是在测试抗氧化水平发现,冷冻两周农产品的抗氧化剂含量要明显高于4°C保鲜。-18°C冷冻的豆类,其抗氧化水平也是明显要高于室温保存7天的豆类。所以冷冻食品能保证食物处于一个稳定的抗氧化水平,既可以有效的地防止氧化、还能阻止细菌和真菌的滋生,保证食物处于一个较高的营养状态。 冷冻食物是无损营养的吗?   冷冻食品能更好的保存食物中的营养和抗氧化剂,这是它的优点。但同时,也有相应的一些缺点,冷冻会把细胞中的水变成冰晶,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破坏了细胞,直接导致食物的保护装置坏了,这就意味着在你解冻食物的时候,食物“变质”会比常温下更快。 冷冻食品对于食物营养的影响:   维生素C:通常来说,冷冻并不会影响维生素C的流失。一项对于豌豆的研究解开了维生素“大量”流失的原因。10%的流失主要发生在加热过程中,其它的流失主要发生在冷水冲洗的时候。国外另一项研究也指出,维生素C的流失并不是发生在冻结阶段,实验在-23°C的冷冻环境和24°C的室温环境下分别储存豌豆,冷冻时间分别是3,6,12个月,分别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对蔬菜进行分析。从实验结果而言,冷冻对维生素C并没有产生较大影响。   维生素B1:通常会有25%的流失,主要是因为维生素B1易溶于水,在加热状态下也会容易被“破坏”。   维生素B2:有两项研究指出,冷冻绿色蔬菜会导致维生素B2损失18%和4%,不过这两项研究的结果表示:维生素B2的流失主要与冷冻设备,和冷冻没影响。   维生素A:多项研究表明,维生素A的流失在冷冻中较少,主要流失还是和长时间的存储过程中慢慢发生。 冷冻的要求   虽然冷冻有优点,也有缺点,不过总结而言还是利大于弊。但是冷冻技术的正确使用还和一些小细节息息相关。前文提过,冷冻会使细胞内的水结晶,从而破坏食物的防御机制。那么当采用速冻技术时(15分钟以内急速冷冻,使其温度在30分钟内迅速通过-1 – -5℃的温度范围),可以大大减少对食物组织的破坏。   在冷冻食物前,需进行洗手,包装食物时也需选择干净的包装纸,减少细菌在食物表面的残留。冷冻室放置冷冻食物时,也应该减少食物间的相互接触。避免交叉感染。另外,随着科技的发展,专业的冷冻技术能更好地锁住食物营养。例如在国外,羧甲基纤维素(CMC)经常被添加进冷冻食品中,这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高效稳定剂,并且不会对食物造成影响。 所有食物都能进行冷冻吗?   鸡蛋是不能进行冷冻,因为在冷冻的过程中,鸡蛋壳可能会发生“爆炸”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冷冻鸡蛋,你只需要打碎所有的鸡蛋壳,把蛋黄和蛋清混在一起冷冻即可。所以当你冷冻一个不熟悉的食物时,建议百度搜索一番。 总结   冷冻是一项非常实用、好用的保鲜、防腐技术。它能及时锁住食物的营养、更健康的延长食物的存储时间。当然,它也会加速解冻后的变质时间,所以建议解冻后的食物及时烹饪,减少变质和营养流失,也不建议反复冷冻。随着冷冻、冷链技术的不断发展,相应未来我们能获得更健康、更新鲜、营养价值更高的食物。

研究数据告诉你,新鲜食物和冷冻食物哪个更健康研究数据告诉你,新鲜食物和冷冻食物哪个更健康

之前疫情最肆虐的时候,不敢频繁出门买菜,家里囤了一大堆罐头和冷冻的食物。 每次想吃水果,只能开罐头;想吃蔬菜和肉,还得打开冰箱解冻。 那段时间只觉得生命都不完整了!吃东西怎么能不吃新鲜的呢? 毕竟经过解冻的食材,味道是肯定比不上新鲜的;营养也…… Wait,它们的营养真的比不上新鲜食物吗? 为了解决这个疑惑,我去查了不少资料。 先放让我大跌眼镜的结论:冷冻的食物,营养价值不但不比新鲜食物差,在一些容易流失的营养成份上,冷冻食物的含量甚至更高! 特别是在新鲜食物没有得到妥当的储存的情况下(比如没放冰箱或放太久),冷冻食物简直妥妥地完胜好嘛! 其实,这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反直觉。 毕竟新鲜的食物也是要经过细心的储存的,现在这大夏天的,拿回来总得放冰箱吧? 既然低温能让食物更好地保持营养价值,那么更低温的冷冻何尝不可以呢? 之所以我们吃到的冷冻蔬菜味道会变差,其实是因为冷冻导致细胞内的液体形成冰晶,体积增大,从而破坏了细胞璧的结构。 营养并不会在这一步流失,相反,还被牢牢地“锁在”了冷冻的细胞里。 冷冻蔬菜制作工艺中真正导致营养流失的主要步骤,是冷冻前的焯水。 顺便一说,水果和肉类不用经过焯水,都是直接冷冻,所以它们的营养流失还要更少。 那么,冷冻食品和新鲜食品相比,具体哪些营养会流失,哪些营养更丰富?怎么选,各有什么利弊?接下来我会分成冷冻果蔬、冷冻肉类两个方面来讲这些问题,最后顺便再谈谈怎样解冻能最小化营养的流失和口感的变化。 一、冷冻果蔬 营养成分差异 采摘处理 你也许会想,采摘还能有什么不同的?不就是从树上(或地里)摘下来吗?嗯……就采摘方式来说,确实是大同小异啦,我们这里谈的不同,主要是它们的采摘时机存在不同。 新鲜的果蔬通常是在成熟前就被采摘下来了。因为它们还要经过运输、储存,所以要留给它们充分的成熟空间,以免在送到我们手里之前就坏掉。果蔬在成熟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维生素、矿物质和抗氧化物,从而极大地丰富它的营养价值。 有些果蔬在成熟前后的功效甚至大有不同:我们有时候吃带黑点香蕉来治疗便秘,但未成熟的青香蕉因有鞣酸反倒会加重便秘。 而冰冻的果蔬是在最成熟的时候被采摘下来的,毕竟冰冻之后它们可不能继续成熟。像蔬菜还要经过焯水,来防止它过度成熟,导致营养物质分解。从采摘到被冷冻好,这个过程只会花短短几个小时,中间基本没有营养成分的自然流失。 而冷冻好的果蔬,更是可以维持至少一年的时间不流失营养。所以,在这一步上,导致营养差异的主要就是焯水的过程。 焯水简单来说和我们平常烧菜时的焯水并没有什么差异,就是放进沸腾的水里烫几分钟。一方面,它可以杀灭细菌,提高蔬菜的安全性,并帮助保留蔬菜的色泽、风味和部分营养。 但另一方面,它也会导致水溶性的营养成分,比如维B、维C和一些抗氧化物,在这个过程中流失。流失的比例根据水果不同有差异,通常在10~80%之间,平均是50%左右。 还好,焯水完之后蔬菜就很稳定了,在冷冻储藏的过程中几乎不会有损失。 运输储存 据统计,新鲜果蔬在美国从采摘到销售,中间花费的时间短也需要三天,长则能花上几个星期。在送到超市后,又要在货架上待上1~3天;之后被买到家里,通常又会被放置1~7天。 不过我们不用为此而过于担心,据USDA说,只要储藏条件控制得好,果蔬能保持新鲜的时间是很长的。像苹果、梨等水果,甚至能储藏12个月不变质。冷冻果蔬不用多说,保存期限12个月都是打底的,在运输、储存上花的时间就没有那么重要了。